本式是ABC的變形,主要是說明C棒不見得要為紅棒,只要C棒於進行過程中價位高於A棒之收盤價即可。一般人看K線是看完成式(不會動的),這一招是用進行式來看。
進場及停損時機:
本式主要是假設已持有部位,並考慮B棒的回檔有可能做頭,故若C棒於進行時碰至A棒收盤價,則先行將部位結清,若C棒收盤時明顯低於A棒之收盤價,且又帶有一根長上影線的話,則接下來之棒子任何高點(如附圖中圈起來部份)都可視為回補上影線的絕佳空點,停損只要守住C棒之高點即可。
請參閱右邊附圖(加權指數期貨日K線圖):
說明:
上圖為2009年7月加權期貨圖,1為閃電式、2為奔雷式、3為標準型態:黑紅黑。
本式為逆勢操作,平常觀盤時勿輕易認定此式成立而妄加運用,可參考較小級數之型態或同級數但為前波之支撐或壓力,若停損過大或不明確則只建議出場,不建議進場。
《學會K線賺3億》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怎麼選?K線是什麼?
展開
基本面分析優缺點是什麼?
但是巴菲特之所以會成功,有兩個大原因:第一,巴菲特的策略不是只買進好股票,而是在「低檔」時買 進好股票。如果不是在低檔買進持有,就像在台股萬點買進最好的 公司,長放至今,就算解套了,機會成本與通貨膨脹早把利潤消磨得一乾二淨,當然,在 7,000 點以上買進股票長期持有,也是同樣蠢笨不堪了。
為什麼大師不推崇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的價值在哪裡?
股市的本質就是炒作,無論是在華人世界還是歐美,道理都是 一樣的,而技術分析就是讓我們知道一檔股票有沒有人在炒作?要 不要炒作?這才是我們該去分辨的問題。技術分析能讓我們拋開成見,去看看市場上誰才是真正的主流,誰在資金的浪潮上?而資金的浪潮又是什麼時候退潮?當你能夠掌握這些趨勢,獲利就不再如此困難。
一個好的交易系統,除了進出點漂亮之外,對於行情何時應該 加碼操作、加碼多少、何時應該減碼操作,都要有明確的「數與量」 的設計,讓操作者遇到與心中假設狀況不同的情況時,有馬上應對 的策略相應而生。
而技術分析,就是一個克服情緒問題最好的交易系統。 根據月風多年來的經驗,行情並不會立刻反轉,並且,在反轉前都會出現一些徵兆,重點在於「留意次個賣出訊號」。任何交易系統,最好都應該有共振的情況產生,交易訊號才會達到近乎完美,所謂的共振,在西方的解釋也就是「Double check」,雙倍確認的意思。
技術分析 ─ K 線
總結
關鍵K線越過壓力支撐越遠、K線實體越長、成交量越大,
發展出一波行情的可能就越大,
價格反向越過關鍵K線代表攻擊力道孱弱,
甚至根本就是主力騙線,
短線反轉的機率極高。
利用關鍵K線配合型態,讓我們的交易有所進退依據,
你現在是不是對走勢圖更了解了呢?
K 線圖怎麼看?K 線、均線是什麼?有哪些種類?投資新手的技術分析入門課
打開手機上的券商 App 或電腦的下單軟體,輸入一檔個股之後,經常可以看到一根根「長方形」以及數條曲線構成的「技術線圖」,對初入股票市場的人來說彷彿無字天書,又會看到不少人從它來判斷未來走勢,講出「M 頭」、「頸線」、「V 型反轉」、「黃金交叉」等聽起來相當厲害的專業術語。 延伸閱讀:零股盤中交易怎麼買?何時買?手續費多少?小資族投資必知 5 件事 其實,這張線圖是由股票的交易價與交易量,搭配不同時間維度,以及各式數據組合而成。而剛入門技術分析的投資人,可以先其基本組成:「K 線」與「均線」的概念開始了解。 K 線:從 4 項股價數據,分析股票過去的走勢 根據一檔股票的 4 個數字: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與最低價,就可以畫出一根 K 線,而比較開盤價和收盤價,則會再分出紅 K 線、黑 K 線兩種 K 線。 紅 K 線:又稱陽線,當收盤價高於開盤價。 黑 K 線:又稱陰線,即收盤價低於開盤價。(黑 K 線雖然名稱有個黑字,但在 K 線圖中卻是以綠色表示。) 接著用最高價和最低價,即可拉出上影線、下影線,如下圖所示,K 線的形狀就一如它的的英文名 Candlestick Charts(蠟燭圖),像支頭尾連著燭芯的蠟燭。 紅 K 線 技術分析 ─ K 線 vs. 黑 K 線。 王宥筑 製圖 K 線可以從不同時間長度來繪製,包含日 K 線、周 K 線等等,如果是周 K 線,會取當周第一個交易日的開盤價,和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 另外要留意,如果看到紅 K 線時,也不一定代表該檔個股上漲,假設某檔股票前一天收盤價為 30 元,隔天開盤價卻跌到 29 元、最後漲回 29.5 元收盤,技術線圖仍會顯示紅 K 線,實際股價卻較前一天下跌。同理來說,某支股票當天出現陰線,也不意味著股價就是下跌。 K 線如何判讀? 至於投資人最關心的,K 線究竟應該判讀呢?《人人都能學會技術線型》解釋,K 線最重要的功能,是理解市場多空力量的消長和強弱。首先可從單根 K 線來看,像是一根日黑 K 線只有上影線、沒有下影線,代表多方一度領先、創下高點,但空方後來居上,最後收盤價即為當天最低價,可見空方占據優勢。 其次則能觀察多根 K 線的排列與形狀,像是從兩天、三天的 K 線情勢,衍生多頭吞噬、雙星變盤等走勢,抓出股價未來可能的漲跌。 均線:能看出短、中、長期股價走勢,也能透過排列觀察進出點 按交易日長短來分,圖中共有三種均線,MA5(周線)、MA20(月線)、MA60(季線)。 截圖自國泰「e 櫃台」App K 線圖當中,還可以發現其背後有數條曲線,這也是技術分析經常參考的指標:「移動平均線」(MA),又經常會簡稱為「均線」。均線的定義相當簡單,加總一定期間的收盤價,除以該期間天數,並以此為點連成的線。 舉例來說,經常會稱作周線的「5 日線」,即為近 5 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不斷連起而成。常見的均線種類除了周線之外,還有雙周線(10 日線)、月線(20 日線)、季線(60 日)、半年線(120 日線)與年線(240 日線)等等。 延伸閱讀:股票入門教學|投資前搞懂 9 大指標,選出值得入手的好股票 均線如何判讀? 《人人都能學會技術線型》說明,透過均線可以看出股價短、中、長期的走勢,而這些均線互相交錯的情況,就是判讀的方法之一。像是「黃金交叉」即為 K 線站上短天期均線、且該短天期均線突破長天期均線時,經常會被視為買進的訊號。 最後也提醒,技術分析並不是 100% 準確,建議仍要從各面向做足功課,才能在股海中得勝! 本篇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使用
股票期貨交易、選擇權策略、房地產教學、賺錢方式
快樂分析股市、簡單投資房地產 -- 賺錢達人期貨選擇權房地產投資理財心得分享,如何股票期貨選擇權房地產賺錢教學
技術分析之K線戰法 歷史不會一再重演、但重演時一定要賺
運用方式:主要進場及停損時機
第一招:旋風式
本法主要是ABC的中繼,也就是在形成「N」形態之前的必經過程。
進場時機:
當B棒於進行過程中價位低於A棒之1/2以上時,也就是拉回一半左右,則可進場做多。
停損點:
1.可定在短線型態之支撐點。若以月線圖來進場、則可挑週線或日線之防守線!
2.此法亦可不設停損。理由如下:因此法之進場理由是形成趨勢力量,而頭部或底部通常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所以至少還有數次逃命的機會。
(註:台灣股市特性:急殺緩漲、V型底M型頭,故此法做多勝率較高,做空則利潤大。)
請參閱右邊附圖: (寶來電子月線圖、其中A棒皆可由一根長棒或連續二根組合K棒。)
說明:
右圖下跌有三個1、其中第一個1失敗、另二個成功,而以第二個1利潤最大。
而上漲有一個2、一個3,其中2為標準進場、甚至還衍生出一個D,此即為「奔雷式」。而在3之後即無趨勢產生,故不得應用「拉回進場」之旋風式了。
第三招:閃電式
本式是ABC的變形,主要是說明C棒不見得要為紅棒,只要C棒於進行過程中價位高於A棒之收盤價即可。一般人看K線是看完成式(不會動的),這一招是用進行式來看。
進場及停損時機:
本式主要是假設已持有部位,並考慮B棒的回檔有可能做頭,故若C棒於進行時碰至A棒收盤價,則先行將部位結清,若C棒收盤時明顯低於A棒之收盤價,且又帶有一根長上影線的話,則接下來之棒子任何高點(如附圖中圈起來部份)都可視為回補上影線的絕佳空點,停損只要守住C棒之高點即可。
請參閱右邊附圖(加權指數期貨日K線圖):
說明:
上圖為2009年7月加權期貨圖,1為閃電式、2為奔雷式、3為標準型態:黑紅黑。
本式為逆勢操作,平常觀盤時勿輕易認定此式成立而妄加運用,可參考較小級數之型態或同級數但為前波之支撐或壓力,若停損過大或不明確則只建議出場,不建議進場。
第四招:暴雨式
本式即為傳統技術分析之「頭肩底」或「頭肩頂」。按本法進場勝率高、賠率也更高,主要是因頭肩底本來就是雙重M的組合,故威力更大!
進場及停損時機:
以下圖為例:若C棒於進行過程中價位曾經跌穿A棒之收盤價,然後D棒又明顯拉回,則再接下來的E棒反彈至A棒收盤價附近→全力做多。
停損點:可定於A或B或C棒之低點。
請參閱右邊附圖:
說明:
若覺得K棒很複雜,可想像只有收盤價線會較簡單,而上圖除了1是形成頭肩底之外、也出現了閃電式(見2),所以也可以說是複合底,如此威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