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价合约(CFD)
差价合约(Contracts for Difference ,CFD)可以反映股票或指数的价格变化并提供价格变动所带来的盈利或亏损,而无须实际拥有股票或指数期货。差价合约CFD是用保证金交易的,同股票实物交易一样,盈利或亏损是由您的买入和卖出价格决定的,差价合约CFD相对传统股票实物交易具有很多优势。
差价合约 基本定义
差价合约是目前国内居民听说过的最多的一种交易工具,路透金融词典中对差价合约的定义如下:泛指不涉及实物商品或证券的交换、仅以结算价与合约价的差额作现金结算的交易方式。事实上为了控制差价合约的风险,抑制过度投机,各国的金融管理机构都规定差价合约交易的经纪商或者银行必须有100%的保证金,也就是说,无论客户如何支付保证金,对于客户的交易,经纪商或者银行必须有100%的金额的货币作为保障,例如,经纪商给客户提供的融资比例为5%保证金,那就意味着顾客只需要支付500元就可以做10000元的交易,但是对于银行或者经纪商而言,它必须有10000元可以用于交易。
差价合约是一种高效的买卖股票、指数、期货和其他商品的途径。 CFD 以某一种商品的价格进行买卖,而不涉及该商品实体的交易,所以差价合约(CFD)并没有像期货交易中的交收和结算的限制,也有人称之为现期期货。差价合约(CFD)的商品,理论上可以是所有有浮动价格的东西,包括有各国指数,外汇,期货,股票,贵金属和其他商品。一些正规的外汇平台现在都能通过买卖这些商品进行差价合约交易,像easy-forex易信,福汇等。
差价合约 交易
差价合约的一般交易方式为顾客按照约定手数向经纪商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作为已经冻结资金,一般来说是1~20%(5~100倍杠杆),所在合约的续存期间(持有交易合约的那段时间)会出现手续费损益,如果出现手续费损益则首先考虑从已经冻结的保证金中扣除(或添加到未冻结的保证金中),当已经冻结的保证金不够支付手续费的时候则从未冻结的保证金中扣除,(有的经纪商的代理合同中还会约定一旦由于手续费损益造成已冻结保证金全部损失,那么经纪商会重新冻结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当然会比原来的少一些)。账户总额减去冻结资金剩余部分为未冻结保证金,未冻结保证金作为价格波动进行增减,以保障交易有抵抗风险的能力,按照约定的交易价和结算价计价方式进行交易和结算。由于差价合约是不可交割合约,即合约
中的商品不会进行实物交割,结算时只进行差价的现金结算,所以差价合约理论上是没有期限的,但是会产生隔夜手续费(当天收市之前没有卖出的商品遗留到第二天开市),当然如果客户保证金账户中的保证金因为手续费的原因而损失殆尽的话,估计经纪商也会按照代理合同的条款随时结算你的账户的(俗称爆仓)。在结算时,结算价往往会按照结算时的市场价进行结算,这时如果你交易的商品的买入价加上手续费成本低于卖出价的话那么你就会有盈利,否则就会有亏损,由于这个盈亏是按照合约上所有的商品的数量来结算的,所以针对你用于交易的保证金而言,你的盈亏的数额会非常的大。并且在差价合约的交易中,手续费也算进了交易成本中,所以相对你支付的保证金而言,手续费也是一大笔支出,例如,你的保证金比例是5%,而手续费也是5%的话,即使如果商品的价格一直维持不变的话,那么你所支付的保证金也仅够支持一天的手续费而造成亏损。
根据所有权威部门(证监会、银监会、工商局、所有合法证券公司、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查询,国内没有一家合法交易所可以开办T+0股票交易,能开办股票T+0交易的都是投资公司,有些公司服务器注册在国外(比如新西兰),网站所采用的大多为中文网站,英文客户端。对一些英文水平一般的人来说,操作难度增加。
差价合约(CFD)发展简史
差价合约(Contract for difference,CFD)是一个金融术语,泛指不涉及实物商品或证券的交换、仅以结算价与合约价的差额作现金结算的交易方式。(来源:路透金融词典)它是买卖双方订立的一个合同,合同上有一个约定的不变的合同价,当合同到期时,按照当时的市场价和约定的合同价之间的价差来决定买卖双方的盈亏,如果市场价低于合同价,则买方要向卖方支付差价金额,如果市场价高于合同价,则卖方要向买方支付差价金额。
差价合约的起源
差价合约(CFD)起源于1990年代初的伦敦,瑞银华宝公司的Jon Wood 和Brian Keelan凭借信用以保证金的方式尝试了股权互换交易方式,之后就发展成为了差价合约。他们还将其用在了和英国特法佳公司的交易上,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机构投资者和对冲基金在早期的时候利用CFDs来控制他们的风险敞口。CFDs只需要少量的保证金,并且不用缴印花税。直到1990年末,零售交易者才开始交易CFDs。许多英国的公司都是通过不断创新的网络交易平台来进行CFDs交易的。
零售交易者和CFD
差价合约交易
金融成本和印花税
交易CFDs的风险与好处
风险:交易CFDs产品主要涉及几方面的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风险,人们以保证金的形式交易CFDs,这将形成一个杠杆效应,增加了交易的风险,设置止损是控制风险的方法之一;强行平仓风险是另一大风险,如果提供CFDs交易的经纪商要求交易者追加保证金,而交易者没有及时追加,那么经纪商可能会强行对交易者账户进行平仓处理,所造成的损失由交易者自己承担。另外,经纪商违约风险也不容忽视,它是指因经纪商的财务状况不稳定而引发的信用风险,如果经纪商不履行合约义务,那么CFDs合约就没有意义。
好处:CFDs被认为将代替实物的股票交易,它通过保证金制度来交易期货或权证,是金融投机市场的一种工具。伦敦证券交易所接近1/3的交易量都是和CFDs相关的,交易员之所以喜欢CFDs,是因为它们不需要持有到合同到期,只要在合同到期之前,你都可以交易CFDs,而且通常都是一对一交易。CFDs也通常有一些小型合约,这种新工具很容易开发,也很容易推广。CFDs要优于期货,因为CFDs的合约规模可大可小。很多交易员都喜欢用CFDs来对冲期货头寸。
外汇交易小课堂——什么是差价合约(CFD)
*「风险声明」
本篇文章属于传播类出版物,仅供阅读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或研究,不可用作财务、投资或者其他依赖信息。
*「一般风险警告」
差价合约 (CFD) 是杠杆产品。差价合约 (CFD) 交易存在较高风险,因此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人。投资价值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而且投资人可能损失他们所有的投资。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对任何个人或实体由差价合约 (CFD) 交易造成的或产生的或关联的全部或部分损失或损害,都不承担任何责任。
关于差价合约,你所需要知道的
差价合约,即Contract For Difference (以下简称CFD),目前非常受全球零售投资者欢迎。顾名思义,差价合约是买卖双方之间订立的一种关于差价的合约,合约规定卖方以现金的方式向买方支付某个商品的合约价与结算价之间的差额(如果差价为负,则需要买方向卖方支付),整个过程中不涉及该商品实体的交易,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计算某个产商品的开仓价值与平仓价值的差额而完成的投资行为。合约中的交易金额则为差额乘以合约中规定的价格合约数量,合约会在每个交易日有效更新并自动展期。
CFD最初以股票掉期的一种于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在伦敦,并用保证金进行交易,CFD的出现普遍归因于瑞银华宝(UBS Warburg)的Brian Keelan和Jon Wood。在90年代初,BrianKeelan产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通过押注公共事业行业股价上涨,来为其客户英国特法佳公司提供资金,以收购英国北方电力公司。
在早年间,CFD被对冲基金以及机构交易者用于更有效益地对冲风险,主要原因是为了规避股票交易的印花税以及从保证金中获利。在90年代后期,CFD开始正式面向零售客户,很多英国公司开始普及这一交易工具,特别是一些当时的在线交易平台,使得交易者更容易看到实时价格并实现实时交易。第一家这样的公司是一家名为GNI(Gerrard & National Intercommodities)的公司,CFD自此开始进入急速扩张,在这之后,IG Markets以及CMC Markets也在2000年时,开始对这项服务进行推广。
2002年,IG Markets和CMCMarkets 开始将CFD推广至澳大利亚,这是CFD全球扩张的第一步。2007年之前,CFD交易都只存在于场外交易市场。但在2007之后,澳大利亚证交所开始允许差价合约交易,范围涵盖澳大利亚的前50支股票、8个货币对、主要的国际指数以及一些大宗商品。最初有12家经纪商提供澳大利亚证交所的CFD差价合约交易,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由于ASX场内差价合约的成交量持续低迷,12家经纪商只剩5家,交易所也于2014年6月中止了差价合约交易。